近年來,為積極響應國家“藍天保衛戰”的號召,很多地方對垃圾焚燒電廠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對氮氧化物的排放。與《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相比,海南、河北、天津等地標大幅縮緊了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此外,福建、浙江等地區對垃圾焚燒發電廠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也提出了約束性政策要求。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3月5日上午9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圍繞“雙碳”工作作出系列部署;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中央大氣污染防治資金是通過中央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專門用于支持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資金。總投資不少于200萬元的企業大氣污染防治項目可申報中央大氣污染防治資金。企業治理類項目最高可獲得投資額10%——50%的中央資金補助。能力建設類項目最高可獲得投資額90%的中央資金補助。
近日,浙江省推出了針對鍋爐污染物排放的最新標準——《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33/1415-2025),這是為響應全國范圍內日益趨嚴的環保政策和綠色發展目標而制定的重要法規。這項新標準的實施,將對提升浙江省內鍋爐行業的環保水平、保護大氣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1月16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生態環境部推進“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聽取“十四五”生態環境領域重大工程、中央本級能力建設項目2024年實施進展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今年重點工作任務,審議并原則通過《推進“十四五”生態環境領域重大工程實施2025年工作要點》和《2025年中央本級能力建設項目清單》。
為持續推進重點行業環保績效升級行動,天津市生態環境局編制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火電等2個重點行業的環保績效分級制定技術指南,在《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2020年修訂版)》的基礎上,對長流程鋼鐵行業的A級標準進行了補充修訂,形成了《天津市重點行業環保績效分級制定技術指南》。同時,結合工作實際,對《天津市典型行業重污染天氣績效分級制定技術指南(2024年版)》相關指標進行了修訂。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發布《關于2025年度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工作計劃及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考試時間安排。其中,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時間定在6月14日、15日;注冊環保工程師考試時間定在11月1日、2日。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官網近期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第一次雙年透明度報告》。根據該報告,中國2021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約143.1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不包括土地、林業吸收部分),其中能源活動、工業生產過程占比分別為76.9%、14.9%。中國從2024年到2030年的總資金需求規模約為25.2萬億元,年均約3.6萬億元;從2031年到2060年的總資金需求規模約為243萬億元,年均約8.1萬億元。換言之,從2024年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中國需要資金超過268萬億元。
12月23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印發石化、電力、鋼鐵、建材行業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指南的通知。規定了石油和化工行業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的工作原則開放內容、開放條件、開放形式、開放時間、開放程序、保障措施。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12月16日印發《浙江省生活垃圾焚燒廠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方案》,目標全省新建(含搬遷)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達到超低排放水平。推動現有生活垃圾焚燒廠超低排放改造,2025年全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生活垃圾焚燒廠完成有組織和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2027年底前全省生活垃圾焚燒廠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務。